什么是感统失调
门诊时间:8:30-18:00预约挂号>
孩子上课左顾右盼、走路爱摔跤、写作业一会儿摸橡皮一会儿发呆……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是“调皮”或“不爱学习”,但问题根源可能是感统失调。广州天使儿童医院门诊中,近三成“专注力差、动作笨拙、情绪起伏大”的案例都与感统失调有关。到底为什么会发生感统失调?哪些因素容易被忽略?本文带你拆解成因,让家长心里有底,及早干预。
孕期与围产期:早被遗漏的风险
怀孕期妈妈情绪紧张、早产、剖宫产、产程缺氧或新生儿黄疸过深,都可能让大脑接收感觉刺激时的“关”受损。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观察发现,早期出现肌张力低、吸吮能力差的小宝宝,在学龄阶段发生感统失调的比例明显高于顺产健康婴儿。提醒备孕和新手家长,产前的每一次产检、产后的早期随访都值得认真做。
教养方式:过度保护让孩子少“练”身体
怕脏不让爬、怕摔不让跑、用推车代替牵手走,结果孩子前庭刺激、关节本体感统统“缺课”。当孩子日常缺少攀爬、跳跃、滑滑梯等大幅度活动时,大脑就难以建立空间感和平衡感。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康复训练室每天都会接待这样的家庭:父母把游戏时间交给了电子屏,孩子的大运动机会被“保护”没了,导致手眼协调、身体协调性跟不上同龄人。
电子屏依赖:视听超载却剥夺了真实触感
长时间盯着平板、手机,孩子的大脑沉浸在快速切换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中,却很少有揉泥巴、捏黏土、光脚踩沙滩这类触觉输入。久而久之,大脑的“过滤功能”失调,孩子出现一听到风吹草动就分心、写作业坐不牢的现象。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心理行为中心建议:2—6岁儿童每天屏幕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并鼓励孩子用真实玩具探索。
环境与过敏:慢性炎症悄悄干扰大脑
慢性鼻窦炎、食物不耐受可能带来低度全身炎症,影响中枢神经整合。孩子夜里鼻塞、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常被误判为“调皮”。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多学科团队会在评估感统失调时同步筛查过敏原和睡眠问题,帮助家长从根源减少刺激。
遗传与神经发育:先天差异也需理解
部分孩子有家族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的遗传倾向。先天神经递质或大脑网络连接方式不同,让他们对感觉刺激更敏感或更迟钝。这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而是需要更精细的训练方案。家长若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就表现出明显“听而不闻”“站无站相”,可到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先做基础评估,再制定阶段性运动—游戏—行为管理计划。
家长可做的步
把感统失调当成“大脑和身体沟通的小故障”,就能减少责备,增加干预机会。家长可以先做三件事:①减少电子屏,用爬垫、平衡木、蹦床等工具增加户外大运动;②每晚睡足9—10小时,修复神经连接;③若孩子持续出现阅读跳行、鞋带总系不好、情绪一触即发等情况,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评估。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号17楼后栋,预约电话18024563970,生长发育科与儿童神经内科可联合为孩子做运动与感统量表评估,帮助家长更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做。
上一篇:广州儿童感统训练中心十佳排名
下一篇:没有了




